加强河湖管理 打造靓丽惠山
惠山区水利农机局
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七届“中国水周”。加强河湖管理,维护河湖的健康,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惠山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设“三优三宜”新惠山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任务。
水是惠山的灵魂
惠山河湖渊远流长。古时为古芙蓉湖一隅,河湖孕育着惠山的生命,酝酿着惠山的灵气,蕴藏着惠山的历史。惠山区河网水系发达,河道纵横交错,北通长江,南接太湖,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有2条省级河道、12条市级河道、10条区级河道、92条镇级河道和545条村级河道,河道总长791.63km,另有小型湖荡7处,河湖水面积达48平方公里。
河湖资源宝贵。首先,河湖是水资源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农业灌溉、供给生产、生活用水的功能。其次,河湖是水安全的重要屏障。我区是武锡澄最低片处的“锅底潭”,圩区保护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3.6%,洪涝灾害的威胁一直是心腹之患,河湖是我区抗御洪涝灾害、保障社会安全的重要屏障。再次,河湖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河湖不仅给社会提供水资源,而且带来许多的生物资源,为社会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废污水提供一定的净化功能,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总之,河湖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自然资源。
河湖承载有限。当前,随着我区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河湖的生态安全问题日益凸现。河湖经过长期运行和过度开发,河湖淤积严重,调蓄功能明显弱化。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水争地,导致水域面积锐减,部分河湖急剧萎缩,加上局部地区废、污水的排放,导致河湖污染,生态环境退化。加强河湖管理与保护,防止河湖退化和功能衰减,实现人水和谐,不仅是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水是惠山的命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惠山的命脉。长期以来,惠山区水利系统大力发扬“坚韧、拼搏、高效”的惠山精神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兴水利,除水害,致力兴水惠民。
实施防洪保安工程,做实“安全水利”。防洪保安工程是惠山区的“生命线”工程。建区以来,惠山水利围绕河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在全区建成了13只万亩圩、4只千亩圩、13只千亩以下圩,按照“堤防挡得住、泵站排得出”的要求,夯实惠山发展的“生命线”。
实施新沟河工程,做畅“流域水利”。新沟河工程是惠山区水利史上第一个国家级重点水利工程。境内工程北起漕河江阴交界,南至直湖港滨湖交界,由漕河、横洚河、五牧运河和直湖港河段组成,全长23.32Km,涉及5个镇、17个村。工程将拓浚河道23.44公里,平地开河7.3公里,新建西直湖港南、北枢纽和闸站枢纽,新建加固跨河桥梁17座、节制闸6座。建成后,是涝水北排入江的“泄洪通道”和引江济太的“清水通道”。届时新沟河也将成为惠山一道靓丽的水利“风景线”。
实施“三条红线”管理工程,做强“资源水利”。《惠山区水资源“三条红线”管控规划》和《惠山区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目前,创建了省级以上节水型载体44个,市级节水型载体27个,高效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达2.5万亩,万元GDP用水量已从2010年的36m3下降到2013年的29m3,一般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从15m3降低到12.4m3。
实施清水工程,做美“环境水利”。以“水体清、水系畅、水岸绿、水景美”为目标,打造靓丽河湖。认真实施《惠山区农村河道轮浚规划》,十二五以来,完成河道整治47条48.9公里、清淤土方118.64万方,疏浚村庄河道(塘)土方132.18万立方。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示范镇”创建,打造了玉祁芙蓉湿地、洛社万马村白荡、长安古庄生态湿地、阳山桃花岛湿地、胡家渡湿地等水利风景区。
实施信息化工程,做优“智慧水利”。积极探索物联网在河湖管理中的应用,实时感知“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建设了防汛指挥信息化平台、取水设备都安装了遥测装置、建立农村圩区闸站远程控制系统,逐步实现水利管理智能化。
水是惠山的传承
惠山与水相傍,依水而存,因水而兴。水助推了惠山的发展,润养了惠山的灵气,河湖记载着惠山的历史、传承着惠山的文化与文明。加强河湖管理已成为惠山科学发展的需要。
加大宣传,突出社会管理。河湖管理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是社会管理的重要领域之一,作为河湖管理者,要充分认识河湖管理严峻形势和难得机遇,多渠道地向社会广泛宣传,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舆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增强群众保护河湖,依法建设的自觉性,引导人们自觉调整生产,生活方式,以河为伴,以河为友。
规划引领,坚持科学管理。认真实施《无锡市惠山区水利现代化规划》、《惠山区水系规划》、《惠山区水资源“三条红线”管控规划》,以规划指导河湖管理,合理确定不同区域,不同河流,不同河段的功能定位,做到既促进合理利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又保持河湖良好的自然特征,实现人水和谐相处。
严格审批,强化源头管理。对取水许可、涉河涉堤(占用水域)等12项水行政许可项目审批制度,严格审查,严格把关,严格审批,坚决查处不履行审批手续和不按批准要求从事的水事违法违规行为。要健全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补偿制度,以市场手段遏制水域的无序占用,切实保障河源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创新机制,探索长效管理。依据国家《水法》、《防洪法》、《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相关水法律、法规,形成由政府主导、水利与交通、国土、规划、城建等部门相互协作的河湖管理共推机制,形成涉河行为的监管合力。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加强目标责任制管理,同时积极推广“河长制”等行之有效的河湖管理模式。
加大巡察,严格执法管理。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加强对重要河湖,重点河段,重要区域和重要时段的巡查,对河道违法违规行为坚持抓源头,抓苗头,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适时开展专项执法和整治行动,扩大执法影响力,提高执法效果。加强跨部门执法协作,加大对违法违规涉河项目建设、排污等社会焦点和热点事件的查处力度,保持高压态势,做到总体可控。
河湖是惠山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生态文明是惠山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惠山区水利系统将继往开来,以“改革突破领先”为目标要求,为“三优三宜”新惠山建设打牢水利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