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 日以来,竹箦水位持续暴 涨,创下6.77米的历史新高!暴雨袭击大地,农田被淹、 房屋倒塌、圩堤溃破、村民被困、电力中断…… 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受灾群众没有望洪兴叹,在 救援队伍赶来之前,不等不靠积极投入到抗洪抢险的一 线,顽强开展自救,谱写了一曲抗击洪水、守卫家园的胜 利战歌!
“现在该我们出力了!”
“农村需要青壮年,尤其在这个时候。91年那次洪 水我们父辈保护了家园,现在该是我们出力的时候了!” 说这话的是前村34岁的村民陈俊。当救援任务来临的 时刻,他推迟了外出打工的时间,主动请缨加入抢险 队。河堤渗水时,他第一个钻入漫到脖子的泥水中,寻 找渗水口,用大家扎的土麻袋将缺口堵了个严严实实。 当群众受困时,他又是冲在最前面,先后4次带队拉皮划 艇进入灾民区,成功转移村民30余人。
中梅村村民陆平,看到村边一处大缺口渗水,人工 和机械都无法操作,如果不及时处置,可能导致几十亩 田地绝收。他二话不说,冒着大雨跳入齐腰的水中,接 过村干部已经准备好的填泥袋堵洞口,如此反复几十 次。经过2个多小时的持续作业,填入200多个泥袋,直 到洞口被死死堵住。村民深受鼓舞,对他的勇敢举动赞 不绝口,纷纷加入到抢险队伍中。
“守卫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常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余桥村, 有这样一户人家,当暴雨大水来临时,爷孙三代齐上阵、 共作战。陈前坤今年已有70岁,当他了解到抗洪抢险一 线急需人手时,召集儿子陈恒峰、孙子陈总从城区赶来, 毅然加入抢险队伍,拖土方、装麻袋、堵渗漏。这边,他 和儿子陈恒峰24小时值班巡查在圩堤上;另一边,孙子 陈总在微信群看到邻村洙汤王家村发生重大险情,骑着 摩托车一路涉水赶往受灾区,参与了长达4个小时的堤 坝加固,直到险情排除才返回。陈前坤说:“守卫家园,是我们每个 人的责任。”
是的,抗击洪水守卫家园,人人有责。前马 村村民组长陈阿荣、芮木金、沈国平等 12 名同 志,自发组建抢险队。白天,他们挖土方、堵缺 口、筑堤坝;夜晚,他们分成两班,轮流上堤巡 查,时刻提防险情。4 天 3 夜的奋战,他们没有 好好休息过,只是难得有空就地躺那么一小会 儿,一听到哪里有险情,又立即起身,马不停蹄 地赶往现场。
安置点的“三丫头”
安置点虽没有抗洪前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 迹,却绝不缺少温馨感人的动人画面。在前马 中学安置点,有一个美丽的身影随处可见,临时 住所里、食堂里、搬运物资的队伍里,哪里需要 她,她就在哪里。她有一个朴实的名字——“三 丫头”。也许是习惯了这个亲切得如邻家女孩 一般的称呼,前马街上提到“三丫头”无人不知, 反而忘了她的真名字。
“三丫头”是前马初中谢海春老师的爱人, 安置点一成立,她就毫不犹豫地随丈夫来到前 马中学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承担起照顾安置群 众饮食起居的责任。救灾物资来了,男同胞还 没冲上去,“三丫头”已经肩扛手提,开始搬运起 来了;在安置受灾群众的临时住所时,她对村民嘘 寒问暖,照顾周到。她是老人们眼里的孝顺女儿, 同辈心中的姐妹,是孩子眼里亲近的阿姨。今年 刚刚大学毕业准备读研的女儿,到家还未来得及 休息,立刻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妈妈“三丫头” 在食堂忙碌,她则在一旁默默地为妈妈择菜洗 菜、递盘子、端菜,帮妈妈擦擦汗……
水已渐退,心却难平!竹箦镇,是我市最早 出现险情,也是最早投入抗洪抢险的地方。风 雨中,竹箦群众一呼百应勇担责任、同舟共济守 卫家园,与救援大部队共同奏响的抗洪战歌,震 撼人心,久久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