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午,泰兴市召开纪念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届“中国水周”座谈会。会议由市政府副市长谢红官主持,市人大副主任张金堂、市政协副主席刘建到会并发表讲话。市人大、市政协有关负责同志;法制办、农工办、农委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分管负责人;用水大户代表;水务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乡镇(街道)水利站站长;水务局机关部分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
今年联合国确定 “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废水”,水利部确定“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
张金堂副主任要求水务部门及各乡镇(街道)要找准问题结症所在,把好“控”、“清”、“管”、“保”四个关键词,深入解决“涝”和“旱”的问题,在“清”字、“管”字上做好文章。谢红官副市长就“什么是水”、“什么是河长制”与参会人员交流了自己的感想感悟,并结合各部门、乡镇职能就做好下阶段水利工作进行了部署。他充分肯定了近几年来的水利工作,要求水务部门要加快完善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大力推进农村水利建设,全面提升城乡水环境质量,加快构建更趋完善供水保障体系。乡镇(街道)要切实担负起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维修、小型农灌设施建设的主体责任。要加快全面推进“河长制”改革。确保农田能引能排、水体能看能闻。市政协刘建副主席从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等角度分析了水的重要性,肯定了近年来水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不足。
自2014年开展“三大战役”以来,泰兴市水利项目建设总投资已达30亿元。三年来,全市上下牢牢把握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加大水利投入力度,实施了防洪排涝能力提升、水资源保障、城乡饮水安全等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初步建立了具有防洪、排涝、供水、灌溉和生态保护等综合功能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今后三年,泰兴水利建设将大力实施“一二三四五”工程,为泰兴经济社会发展再创一个创新转型跨越发展黄金期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概括起来,即:
实现力争2019年,确保2020年建成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这“一个目标”:确保防洪安全及饮用水安全这“两个安全”:坚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水效率控制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三条红线”管理;推进防洪排涝达标工程、农田灌排保障工程、城乡水环境提升工程、安全高效供水工程等“四大工程”;深化开展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确权划界改革、巩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推行河长制改革、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改革等“五项改革”。
会上,泰兴市人大、市政协有关负责同志、法制办、农工办、农委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分管负责人、用水大户代表纷纷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总结了2016年的工作成绩及不足,积极谋划2017年水务工作,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做好当前水利工作的建议和请求。
会议呼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关心水利、支持水利,爱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共同推进泰兴水利事业新跨越,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泰兴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公众的水忧患意识和节约用水观念,提高惜水、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会议期间,泰兴水务局党员义工服务队在鼓楼广场举行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党员义工服务队通过设立咨询台、制作展板、发放水法律法规、纪念品、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及洪涝台灾害防御等方面的知识,并与市民互动,接受市民咨询,解答与“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有序,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杨华 李曦波 陆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