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气象台相关数据显示,8月10日上午8时至11日上午8时,我市平均降雨量在269.2毫米,其中城区降雨量达274毫米,创下1952年以来我市日降雨量新记录,是正常年份降雨量的五分之一。
市水文观测站相关观测数据显示,在同样的时间段,我市相关水域降水量达231毫米,半日降水量超过1991年汛期最大日降雨量全天之和,集中降水强度为建国以来罕见。
有关专家说,扬州市区本次台风雨强降了138毫米,相当于14个瘦西湖的水量一下子倾倒下来;而我市城区强降雨量达274毫米,按此计算,则相当于近24个瘦西湖的水量一下子倾倒邮城……
274mm!高邮水利迎接“大考”
8月10日至11日,台风“苏迪罗”来袭,我市遭遇了60多年一遇的强台风暴雨。但很多市民发现,大部分积水点在1至3小时内就“雨止路干”,强暴雨天气给邮城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市水利局局长周建峰告诉记者,此次强降雨之所以未给我市带来重大影响,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对城市防洪工程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得益于职能部门科学务实的应对机制。
民生水利惠民生 防洪投入出成效
治城先治水,生态福利多。“遇雨则涝,遇涝则瘫”是一些外地城市的通病,也是前几年邮城汛期涝情的真实写照。为此,市委市政府结合我市实际状况,把城市防洪防汛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加以推进实施。同时,市人大、市政协每年都要组织相关视察、督查活动,确保相关工程顺利实施。
为积极打造“清水活水、不淹不涝”城市,近年来,市水利部门积极包装项目向上争取,累计投入近3.1亿元,先后完成北澄子河上段、大小淖河、马饮塘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和城区北部洼地挡涝除涝工程,新建了大淖河泵站、新河泵站、万斤河泵站、东门大沟泵站、凤凰河泵站和北澄子河闸站等,新增排涝动力40个流量。去年以来,我市又实施了市河二期、东门大沟、南海子河、老横泾河上段等一批城区重点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此外,还建成一批地下管网,从而形成了“防、泄、蓄、调”立体防洪工程体系,集排涝、活水、集污、景观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城市居民创造了更多的生态福利。
南海子河、老电讯器材厂附近、体育馆一带低洼地,以往大雨必涝,有时积水达40至50毫米,而且滞留一两天,居民苦不堪言。市河工程实施后,这些地方的积水点基本消除。茆德华介绍,暴雨中,有市民电话反映,道路积水后,他们迅速启动相关泵闸,半小时基本消除积水。一位老水利人告诉在记者,城区水利基础设施的大投入是决战决胜强台风暴雨的决定性力量。
*
据市防办相关负责人邵天宝介绍,“此次强降雨,我市城区虽然有近20多个明显积水点,但由于排涝设施得力可靠,加上及时科学调度,积水很快排除,最快的积水点三十四分钟就恢复到正常状态。”他还告诉记者,目前高邮市区的排涝动力约为每平方公里3个流量,“十三五”期间将达到每平方公里4.5个流量。今明两年,我市还将新建马饮塘河闸站,并对承志河、长生大沟、南澄子河上段、香沟河上段等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届时我市城区防洪防汛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雨情肆虐超预期,科学调度腾水位
作为全市防洪防旱牵头部门,市水利局每年都要会同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及早制定《高邮市防御洪涝灾害应急预案》,编印防汛工作手册,分片划分责任范围,明确专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组织防洪防汛演练,确保防汛工作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断提高我市防洪防旱的科学化水平。与此同时,加大对在建工程督查力度,制订严密的度汛方案,对汛前巡查发现的险工患段一一落实了处置措施,确保相关设施和应急队伍到时拉打出、打得响。
8月9日至10日,我市气象部门连续发出强暴雨预警信号。为了应对强暴雨可能带来的涝情,市水利局和市防指一方面紧紧盯住天气变化,另一方面根据内河水位情况积极采取调控措施。
“10日上午8时左右,当内河水位达177毫米时,我们果断关闭了琵琶洞、南水关、头闸干渠和水厂引水洞4个活水工程引水口,并提前启动大淖河泵站、新河泵站,以腾空内河水位,迎接更强降雨。果然,下午的雨越下越大,原先腾空的水位很快又回到原来状态,甚至超过原先水位。”市水利局城排处负责人,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降雨量已经远远大于两个泵站的排水量。下午5时许,内河水位已达2.1米,考虑到市气象部门将原先的蓝色暴雨预警提升到最高级别红色预警,水利部门又果断启动了万斤河泵站、东门大沟泵站、凤凰河泵站和北澄子河闸站。
由于短时间降雨过于集中,尽管市区所有排涝泵站全部满负荷运转,但城区一些路段依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防洪防汛设施没有发挥作用。”市水利局城排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一遇到稍降雨,我们就会接到许多市民的投诉电话,还有许多市民到水利局里访;而今年情况大不同,雨后没有一起市民上访事件发生,只陆续接到40多个市民的咨询电话。
据了解,11日凌晨3时左右,强降雨逐渐停止,内河水位随之快速下降。至清晨6点钟左右,除了世贸广场、城北小学等几处积水点外,大部分路段积水已经排除。
奋力抢排齐上阵,关键时刻见精神
10日晚间,强降雨牵动着市领导的心。当晚,市委书记韩方,市长方桂林及杨文喜、潘建奇等市领导迅速带领水利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城区相关路段、闸站等区域察看雨情,现场指挥部署城区积水排涝工作。
“雨情就是命令!水利人的职业习惯是风雨越大越要冲到一线,在家呆不住。”市水利局局长周建峰告诉记者,当晚,他们就组织了一支80多人的应急突击小分队和3辆消防排水车分头抢排道路积水。
该局副局长秦超发着高烧仍坚持带队冲进风雨中,查看汛情,现场指挥,一直奔波到早上5点多钟。回到局里时,他连爬楼的力气都没有了,直接在楼下与相关人员做好交接工作才回家休息。
城区防洪负责人、副局长茆德华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深入都城区各积水点,在积水中用双手摸排水口,当发现很多地方的积水都是因为道路两旁的窨井盖板间隙堵塞时,他果断指挥撬开整个窨井盖,从而大大减少了排水时间。
当晚,有值班任务的坚守岗位,没有值班任务的也主动参加值班。中层干部孙龙祥、——、——等主动加入到值班行列,与各乡镇园区水利站取得联系,密切关注各地雨情变化。
“掏污队”的18名同志,男女齐上阵,先后转战于高沙园、金桥路、屏淮路、花湾路、世贸国际广场、水关社区、西塔社区等路段区域,他们用钩子通排水管道、用手抠垃圾,手磨破了、衣服湿透了全然不顾,并表示积水不排除,人不离岗位。
“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一些社区群众也纷纷自发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从而为各地尽快排除积水赢得了时间。这也是我们水利人的职责所在,使命使然!”市水利局副局长茆德华动情地说。
暴雨“三思”
记者手记:在这次强降雨中,可以说邮城防洪防汛设施经受住了“良心”的考验,职能部门和水利人也经受住了责任的考验,但在这期间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样值得人们思考。
一是少数市民对防洪防汛相关工程技术缺乏了解,认为一遇到大雨,直接启动泵站,什么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不仅仅因为程序,更要看实际情况。当降雨量大到一定程度,关闸排水非但起不到降低水位的效果,还可能进一步加重汛情。此外,还应考虑到河水自排能力、开闸成本等因素。
二是少数人认为防洪防汛是职能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出现涝情就是水利部门工作不到位。而这次强降雨造成道路大面积积水的原因,除了雨水过于集中这一不可抗因素外,许多道路上的窨井孔和排水口被垃圾堵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群防群守,人人有责”不是一句虚言。
三是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阵遗患多,这也是此次一些住宅小区附近道路积水严重的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市房地产市场红红火火,但相关公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监管,有的开发企业擅自填埋河道,有的给排水建设标准偏低,有的甚至弄虚作假,应付验收,结果省了小钱却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教训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