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基本概况
宿城区北靠骆马湖,南临洪泽湖,东至中运河,西至徐洪河,四周环水,内部河网纵横,地表水、地下水和过境水较为丰富,但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区内包括淮河流域和沂沭泗流域两大水系,古黄河处在分水岭地带,以南属于淮河流域,以北属于沂沭泗水系。境内主要河湖可概括为“两湖五河”,其中流域性河湖为骆马湖、洪泽湖、中运河、徐洪河,区域性骨干河道为古黄河、西民便河、西沙河,共有县级河道26条,乡级河道134条。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实施了水利基本建设、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村河道疏浚和灌区现代化建设等多项民生工程,逐步完善了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水生态保护、农村水利和水管理服务等六大水利体系。
据统计,宿城区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8126座,其中小型泵站409座,其它建筑物27717座。宿城区共有大中型灌区3处,总面积为115.59万亩,其中大型灌区是船行灌区和运南灌区,中型灌区是龙河灌区。全区目前有效灌溉面积32.90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31.42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6.00万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8.51万亩,实现灌溉水利用系数0.51。已建成农村供水工程数量104处,饮水安全工程普及率65%,受益人口32.36万人。
水利队伍建设收获沉甸甸的果实
宿城区水务局自1996年11月成立以来,历经多次机构改革,内设职能科室有办公室、农村水利科、财务审计科、水政水资源科、规划建设科5个科室和防汛防旱办公室、水利规划办、水务工程建设与管理处、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站、水政监察大队、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节水办公室、城区水务处、水费管理中心、河道管理处、船行灌区管理处、运南灌区管理处、运南机电排灌所12个直属事业单位,16个水务站,全局共有干部职工393人。
宿城区水务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方针,把人民满意作为水利工作的最高标准。兴水利民,服务民生,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在工程建设、农村水利、水政水资源管理、防汛防旱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中小河流综合整治试点区、全省水利现代化试点区。宿城区水务局在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民生水利”的同时,也收获了水利队伍建设沉甸甸的果实。仅近三年,宿城区水务局就获得省级以上表彰13项。
2013年度水利工作亮点频频
2013年,宿城区水务局以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为抓手,创新思路,务实苦干,突出抓好“安全、民生、资源、环境”四大水务重点,各项工作成效显著。获得省水利厅“全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表彰,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古黄河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2012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在全省绩效考核中名列第四,苏北第一,连续四年优秀。船行灌区管理处被省人事厅、水利厅、公务员局联合表彰为“全省水利系统先进集体”,《船行灌区综合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荣获省水利科技优秀成果一等奖。荣获“团结和谐务实创新好班子”、大项目特殊贡献奖,城市水务管理处荣获“十优”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同时,宿城区水务局还被确定为省厅领导基层联系单位,运南灌区管理处党支部与省水利工程建设局财物处党支部为结对共建党支部。
(一)规划及前期工作不断加强。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已完成多项水利规划。一是编制了《2013年全区水利规划及前期工作安排意见》;二是扎实开展竞争立项项目申报工作,完成洪泽湖周边肖河整治工程可研报告,计划投资2600多万元;三是完成了《船行、运南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实施方案》等方案上报工作,累计资金6亿元;四是完成《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规划》,计划解决27.7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总投资1.6亿元。五是完成《骆马湖搬迁群众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总投资1611万元。配合做好古黄河综合整治规划,设计。
(二)策应扶持工作正常推进。我们科学规划,周密部署,加大项目编排力度,增加人力、精力、财力投入,积极与上级沟通协调,衔接规划,争取项目。截至9月底,已认定1.82亿元,占全年任务的72.9%。
(三)重点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宿城区2012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是中央财政投资第四批重点县工程,总投资3004.76万元,新建、拆建泵站12座,斗农渠衬砌52.72公里,配套建筑物1216座,疏浚中小沟86.2公里。工程于2013年5月完工,以96分的优异成绩在全省75个重点县位居第四,苏北第一,连续四年优秀。为此,省财政厅、省水利厅下达了宿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奖励资金200万元。这是我区2009年以来,连续4年获得省级奖励,累计奖励资金达8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
运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2012年度工程总投资4500万元,涉及仓集和屠园两个乡镇,实施“一干两支”防渗渠道12.67公里,配套建筑物68座。保障了光明米业、农垦集团优质稻米基地灌溉工作,为市委工作会议观摩提供优美水环境。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2年度工程总投资1300万元,实施洋河、南蔡、龙河、陈集片农村饮水安全,铺设管网317公里,新建水源井3座,保障2.6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已完工;目前,宿城区2013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在全市率先通过发改委批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2013年农村河道疏浚工程。总投资约1000万元,主要实施城乡统筹试验区中扬、屠园、仓集3乡镇。完成总土方190万左右,增加引水能力31.82立方米,河道蓄水能力增加68.24万方米,7月份率先通过市级验收,增加有效灌溉面积2.28万亩,粮食年增产经济效益136万元左右。
东沙河治理工程。总投资1100万元,实施了东沙河治理项目,主要实施河道疏浚1.7公里,河道防护0.6公里,拆建民便路桥等配套建筑物6座。11月完成扫尾,全部完工。
五西保庄圩增补完善工程惠及民生。工程总投资1749万元。目前,已完成圩内唐莫排涝沟和排涝支沟疏浚,西旱闸一座,围堰封闭一处,排涝支管主体工程,正在进行排水干管建设和唐莫排涝沟护砌,11月底基本完成。
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正常推进。完成埠子、屠园、中扬、陈集4个乡镇施工图设计;完成埠子镇图纸审查,发布施工招标公告,完成其他三个乡镇图纸送审。
(四)全力以赴做好防汛防旱。我区洪泽湖清障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市委蓝书记、区委李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表扬宿城区在全省率先完成任务。一是组织开展了汛前大检查。召开全区防汛防旱工作会议,完善部分预案,更新补充防汛物资,组织实施防汛演习,确保我区安全度汛;二是积极开展河道清障工作。累计清除古黄河、西民便河、卓玛河、古山河等4条河道15处阻水障碍物;三是积极协调灌溉水源,专题部署灌溉用水工。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投入抗旱人力5万余人次;疏浚大小沟渠56条,122公里;开启大小泵站208座,架设临时机泵600多台套,耗油280.6吨,用电388.3万度,累计投入抗旱资金逾1200万元,有力地缓解了旱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保证了农业生产用水。
(五)涉水事务管理不断加强
节水型城市创建再上新台阶。
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格林上郡等10个小区被命名为“江苏省节水型小区称号”,全区节水氛围浓厚。
水行政执法管理不断加强。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设立水务治安办公室,严格执法程序,强化与局属各水管单位、当地公安、市水政支队联合执法等方式,提高水政执法水平。上半年,共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20起,封填水源井80余眼,立案查处6起,行政调解1起,案件结案率100%。
宿城“小农水”受益30万人
7个乡镇的农民过去浇1亩地需要70块钱以上,今年降到了40多元,用时用工也大大减少;可实现农业年增产效益2000万元以上,近30余万农民从中直接受益……
所有这一切的背后都闪现着“小农水”活跃的“身影”。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得益于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保障和强有力的资金整合、高起点的规划编制和科学公平的竞争立项机制、系统完整的建设管理制度,再加上多年来先行一步的农村河道疏浚和农村桥梁道路建设,江苏小农水建设的“裂变效应”进一步凸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加快、粮食稳产增产获得设施保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三重效益。
农民增收“稳定器”
在宿城区洋北镇灌区,当地农民告诉笔者,过去农忙时,家家户户要等水、抢水和守水,每次灌溉要一两天、三四个人,原来小泵站严重老化,现在建成了大泵站,土渠衬砌后硬化了,一两个小时就搞定,还不需要人看着,用水成本也从过去的70元下降到40多元左右。发挥了效益,增加了农田灌溉面积,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实现了工程“建一片,成一片,发挥一片效益”。
“小农水工程不仅解决了到田头‘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把‘望天收’的低产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吨粮田’, 而且“小农水”工程成为了农民增收的“稳定器”。可以说小农水工程修到哪里,农民就增收到哪里、欢迎到哪里。粮食产量大幅增长,劳动强度降低、时间减少,农民能腾出更多时间打工挣钱了。”宿城区水务局局长王以超说。
该区于2009年通过竞争立项,成为全省首批小农水重点县,目前第一批三年度项目已经完成,并通过省级整体验收。第四批第一年度2012年工程已完成并投入运行。四年总投资9047万元,更新改造泵站62座,防渗渠道91公里,更新改造建设物2004座,实施高效节水示范工程1685亩。工程完成后,共改善灌溉面积19.87万亩,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23万亩,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达到82.2%。
宿城区灌渠、泵站等八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存在着超期服役、老化失修等问题。2009年-2012年,该区抓住被列入全省小农水建设重点县的机遇,3年来,该区已向中央、省里争取资金约1.14亿元,区财政4年足额配套资金2000多万元,积极整合国土、发改、农开、扶贫、农工等部门涉水项目资金4100多万元,增强涉水项目的资金“聚合”效应。
该区还通过“小农水”综合项目投资引导,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项目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激发全民水利投资热情。该区让群众推选代表充分参与项目规划,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通过“一事一议”汇聚民力,广泛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实施渠道清淤、土方整治等。今年以来,在“小农水”工程建设上,该区组织群众投劳折资达235万元,大大节约了项目资金,实现了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 放大了财政资金的效能。
建管并重水长流
为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该区打破了以乡、村、组、户为界的传统模式,引导和动员群众直接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综合规划建设,精心编制了《宿城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报告》。将小农水建设与水源点建设、饮水安全、土地开发整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实施。
在“小农水”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区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农民义务监督员制度。区纪委监察部门从招标开始,进行全程监督,还从项目区选聘100多名农民义务监督员,全程参与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把每一项工程都做成放心工程,满意工程。该区 “小农水”连续四年在省水利厅、财政厅组织的绩效考评中被评为优秀,并获得省级奖励资金。
为了保证小农水工程的水能够长流,该区在建好工程的同时,加强小农水工程的管护。该区制定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划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制定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责任,实行区、镇、村分级管理体制。同时,落实管护经费,责任到人,做到“建管并重、一建即管”。 真正做到“小农水”工程惠民之水长流。
“四位一体”重实效 服务民生是根本
宿城区水务局扎实推进“四位一体”评议政风行风创新行动
自全省水利系统“四位一体”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创新行动开展以来,宿城区水务局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周密部署节点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着力展示水务形象,政风行风建设取得良好实效。
一、加强宣传组织,形成工作合力
(一)宣传发动广泛深入
一是全面深入宣传。通过悬挂横幅、设置网站专栏,运用网络、媒体、报纸等媒介,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宣传,不断增强水务系统全体工作人员对政风行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扩大广大群众参与活动的覆盖面。
二是广泛收集民意。通过寄送信函、走访群众,发放调查问卷及征求意见表3600余份(其中区级620份,乡镇级2980份),广泛征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群众能够真正参与到评议活动之中,并在每个服务窗口设置投诉建议箱,主动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组织实施扎实有力。成立政风行风评议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局属单位、水务站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实施。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指导15个水务站开展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各水务站评议工作开展情况,加强现场督查指导,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形成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层层落实的组织机制。
(三)效能建设深入推进。今年5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强班子、带队伍、转作风、抓落实、树形象”专项活动,召开全系统廉政警示教育大会,邀请纪委和检察院专家到会作反腐倡廉、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同时,大力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水利工程建设敞开大门接受社会监督,有效地促进了机关效能建设,有力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践行民生理念,做好民生实事
(一)扎实推进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今年以来,宿城区水务局以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为抓手,突出抓好“安全、民生、资源、环境”四大水务重点,先后实施了灌区改造、中小河流、饮水安全、南水北调、农村水利及水环境等多项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提高了区域防汛排涝能力,优化了农田灌溉体系,改善了城乡水环境。
一是小农水重点县、饮水安全、农村水利建设成绩突出。投资1.8亿元,完成运南灌区续建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河道疏浚等工程,新增、改善灌溉面积9.7万亩,新增农村饮水安全人口2.67万人。
二是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进展顺利。投资2960万元,实施了东沙河治理项目,疏浚河道8.1千米,加固堤防8.1千米,拆建建筑物13座。11月底完成扫尾工作。
三是五西保庄圩增补完善工程惠及民生。工程投资1749万元,将大幅改善五西保庄圩三个村防洪排涝条件,保障7000多村民财产安全,工程已基本完成。
四是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完成埠子镇厂区施工招标工作,已开展基础工程施工;其他三个乡镇12月中下旬完成招标,进场施工。
(二)着力解决民生热点问题
一是全力以赴做好防汛防旱工作。一方面科学应对暴雨袭击。严密关注天气变化,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暴雨来临前,预降河湖水位,腾空库容,及时开启排涝机泵,全力排水,确保城区和农田不积水,安全度汛。另一方面全力做好抗旱用水管理工作。按照“保证水田,兼顾旱田”的抗旱思路,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200多万元、抗旱人力5万余人次,多渠道、全方位落实抗旱所需的水泵、管带等物资,并组织技术人员抢修机泵、灌溉渠道。在屠园、龙河等供水末梢、地势高亢村组架设临时机泵20余台套,全力解决旱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保证粮食九连增奠定基础。
二是提升饮水安全供水服务品质。为进一步做好全区农村供水工作,区水务局统一部署,科学调度,对群众反映的用水问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目前,共解决群众反映农村饮水安全问题30余起,抢修破损管道60余次,确保供水工作有序推进,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三)深入开展“三解三促”和挂钩帮扶工作。今年以来,针对农村饮水安全、灌溉排涝等问题,先后11次到乡镇调研,摸清情况,形成调研报告,为后续水利建设提供参考。结对帮扶罗圩乡郭庙、武圩、长庄3个村186户特困户;投资90万元,帮助大王、古路2个村疏浚河道6.7公里,衬砌渠道10公里;投资约155万元,解决大王村2476人吃水难问题。
(四)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区水务局把开展“四位一体”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创新活动纳入重点工作。通过走访座谈,征求意见和建议方式,共排查出问题34个,整改到位24个,正在整改10个。同时,邀请参评代表对整改问题进行“回头看”,确保评议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强化监督检查,构建长效机制
(一)以督查推动工作。宿城区水务局秉承“铁腕纠风”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强势督查,保障制度的落实。实行一周二督查、一月一点评、一查一通报,对工作不力、排名靠后、群众满意度低的单位和个人,帮助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并督促整改;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严重损害水务作风形象的,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违反作风效能建设的行为,一经查实,做到问责不手软,曝光不留情,强力推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
(二)以考核严格奖惩。为激励干群参与“四位一体”评议工作的积极性,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绩效管理和机关作风建设考核,与年终目标考核奖惩、评先评优挂钩。对评议成绩好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并颁发奖牌及奖金。对评议成绩落后的,予以通报批评,让评议活动真正触及各个单位和个人的切身利益,从而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以机制确保长效。把落实整改、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与完善制度结合起来,及时把好的经验,好的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逐步建立评议工作长效管理,实现常态化。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通知》、《关于印发<禁止远离城区水务系统下属单位领导干部“走读”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上一篇:宿城:民生水利润泽民生
下一篇:宿城水务:廉政文化建设释放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