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宿迁市宿城区又见新气象——横贯宿迁流淌千年的废黄河,成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宿迁市委常委、宿城区委书记李健说:“以水为题,宿城就是要做出一篇美环境、润民心、留乡愁的大文章。”
废黄河是历史上黄河侵泗夺淮行洪入海的故道,长期以来,无雨便旱,有雨则涝,淤积严重,环境恶劣。而如今,站在宿城区任何一座高楼俯瞰,只见城市中心一大片森林,一道“玉带”穿梭其间。历时3年,勤劳的宿城人将这条干涸许久的母亲河改造成一道绿色风光带。
改造废黄河,是“水美宿城”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水”是一篇大文章,宿城区水务局长、高级工程师王以超对此深有感触:“根据马斯洛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治水一般按照饮用水、生产水、水体环境美化三个层次逐级开展完善。但宿城建区时间短,历史欠账多,事关民生等不得,只能齐头并进,把‘三级跳’变成‘撑杆跳’。”
“撑杆跳”思维下,与废黄河一起变美的,还有沿成子湖区域乡镇村民的“黄板牙”。屠园乡水务站长周和芝告诉记者,当地水含氟量大,人吃了牙齿变黄,脖子变粗。饮水不安全导致肝炎、痢疾等高发,过去很多村民因病致贫或返贫。现在吃上了自来水,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作“甜水”。
1月初,记者来到宿城区屠园乡大王村村民卜贤志家中时,身有残疾的他正在院里打水。老卜指着院角一处压水井说:“以前都是吃地下水,遇到旱天十有八次打不出水,就算打上来也是又苦又涩。去年改水后,自来水通到院子里,彻底改变了数十年早摸晚打水、储水的老习惯。”
把压水井换成水龙头,让汩汩清泉流入千家万户,近年来,宿城累计投入2.15亿元财政资金,铺设干支管网4190公里,全部连起来,总长度相当从宿迁市一直铺到西藏拉萨!这一浩大工程,一举解决了45.33万农村居民的饮水难题。“不将农村饮用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宿城区又立下军令状:今年全区实现城乡供水“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确保无死角、全覆盖。
“甜水”直通农家庭院,润了民心;水利设施送到田间地头,又富了口袋。“以前缺水,我们这儿是能种啥种啥,现在有水了,想种啥种啥。”屠园乡家庭农场主王召凤兴奋地说。灌区建成投用后,她一下承包160亩土地办起家庭农场,除了水稻还种上了高效设施蔬菜,当年就净赚20多万元。现在通了水,江苏农垦、上海光明米业纷纷前来投资,流转土地建万顷良田,首年就获大丰收。
“水利设施覆盖到哪儿,土地流转就竞争到哪儿。”王以超分析,当地不是缺水,而是有水用不了,“短板”就是通田到户的最后一公里。直到3年前,当地灌溉管网还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古董”。通过实施船行和运南两大灌区改造,引调京杭运河优质水源,灌溉周期从20天缩短到11天,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下降35%。直接惠及13.2万人。罗圩、埠子、中扬、屠园等乡镇14万亩“望天田”的低产田,都成了旱涝保收的鱼米乡。
“社会学上有个‘蝴蝶效应’,我们宿城区有个‘甜水效应’——水改变了种植结构,进而影响到生产方式,又推动生活方式和人们观念的巨大转变。”宿城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张辉说,“中央和省里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老百姓同样期盼。水不但要好吃、好用,还要“好看”,全区正以“水美宿城”建设回应群众的环境诉求。”
中小河流景观化、污水处理镇镇通、农村河道疏浚忙……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要求,宿城把城乡每一条河都建成“健康生命河,致富幸福河,干群贴心河,洁美家园河”,去年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中小河流综合整治试点。在此基础上,宿城又打出历史文化牌,让“一条古黄河,浪漫一座城市;一条大运河,流淌千年乡愁。”
与建公园、造广场、修“盆景”不同,治水工程耗资大、见效慢,动辄数以亿计的资金埋在地下不见天日。财政并不宽裕的宿城区为何执着于水、着力于水?李健说:“宿迁曾被赞誉‘第一江山春好处’,做好水文章,不负历史美名,不负百姓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