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评论之五:依法治水科技兴水
日期:2017-11-09 来源:悦水中心 作者:吴頔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本报记者 吴頔

法治是国家发展的保障,科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水利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同时对科技创新战略作出全面部署,为依法治水、科技兴水提供了根本遵循。实现水利改革发展目标,完成水利战略任务,需要切实强化依法治水科技兴水,不断提升水利公共服务能力,使水利更好地惠泽民生、造福百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法治成为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水利部门在依法科学管水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包括出台了全面加强依法治水管水的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进入新时代,水利事业迎来新使命,在新征程中,需要不断强化依法治水科技兴水,实现水环境的长效监管,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新动力。

不断强化依法治水,就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立法进程。推进依法治水,有法可依是前提。我们要加快推进“地下水管理条例”立法进程,把地下水管理和保护纳入法治轨道,促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要积极开展“节约用水条例”立法协调,推动全社会节约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节水型社会;要积极开展“长江保护法”前期研究工作,加强长江流域管理,落实好习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

不断强化依法治水,就要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加大水事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及时排查化解水事矛盾纠纷。“徒法不足以自行”。坚持依法治水,必须严格执法。各地要健全水行政执法体系,提升水政监察能力,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水利制度体系。要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加快整合执法职能和执法力量,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水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建立执法信息通报共享制度。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依法界定执法职责,加强执法评议考核,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不断强化依法治水,就要加强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完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深入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检查巡查和专项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各地要全面强化水利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真正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进一步强化水库水电站尤其是病险和在建水库安全管理,落实各级各类责任人,完善运行管护制度,严格执行水库调度规程;进一步健全完善水利安全生产责任制、隐患排查治理和事故处置督导等三项制度。

不断强化科技兴水,就要加大水利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水利和智慧水利建设,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水利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是水利改革发展的动力和引擎。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水利科技创新,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不断提高科技对水利发展的贡献率。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水利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推动“数字水利”向“智慧水利”转变。

不断强化科技兴水,就要深化水利多双边国际交流,推动“一带一路”水利国际合作,为全球水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近年来,中国水利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大幅度提升,促进了水利改革发展,服务了国家外交大局,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外事管理、基础工作和队伍建设,为水利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法者,治之端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全面依法治水科技兴水的号角已经吹响,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化依法治水实践,加快科技兴水步伐,不断巩固和扩大治水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7年11月8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