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水利系统抢抓历史机遇期,在省水利厅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治城先治水”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不淹不涝”、“清水活水”城市建设,全面完成省厅和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众志成城,防汛抗洪取得全面胜利。今年汛期,我市长江堤防经历了超越98年历史第二高潮位的考验,沿江地区出现了30多处渗漏、管涌、坍塌险情。市区古运河、仪扬河水位均超历史极值。面对严峻的形势,在省水利厅的正确指导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科学防范,精准施策,军民联防,有效应对和处置各类险情,取得了全面胜利:长江干流堤防无重大险情,市区未发生大面积积涝,市民生产生活基本未受影响。抗洪工程中,市防指首次建立了包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市、县两级防指领导在内的防汛抗洪工作微信群,保证了防汛动态及时汇报,政令及时传达。沿江各地动员干部群众1.7万人次,对734.5公里堤防进行全面清杂,清杂面积达359.47万平方米,并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防守。全市累计投入抢险人员(部队、武警、群众)8.39万人,动用大型机械设备数百辆,抢运土方上百万方。
(二)攻坚克难,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一是“大江大河”治理全面提速。淮河入江水道整治主体工程扫尾工作基本完成;长江镇扬河段三期整治工程顺利开工;长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初步形成,工程估算总投资约50亿元,计划2020年之前全面完成。二是中小河流及大中型水闸治理步伐加快。城市安全第一工程瓜洲泵站工程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5.6亿元;古运河束窄段、宝应射阳河、向阳河整治工程、邗江大官桥漫水闸、高邮新港闸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大力开展农村河道轮浚,疏浚县乡河道81条,整治村庄河塘916条(面),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三是农田水利设施持续夯实。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千亿斤粮末级渠系、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等项目均按期完成。因地制宜研究推广农业灌溉工程节水模式,围绕现代农业需求,发展生态防渗渠道、管道灌溉以及喷灌、微灌、滴灌等高效节水设施,全市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万亩,旱涝保收农田面积1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
(三)弛而不息,城市“清水活水”工程建设深入推进。一是全面启动新一轮实施计划。在市政府“清水活水”综合整治2014-2016年行动方案的基础上,继续组织编制了2016-2018年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估算总投资17.28亿元,在巩固城市主干河道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相关支流的综合整治,实现对城市水系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系统整治。通过新一轮综合整治,使城市河道治理面积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主城区清水活水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二是强势推进主城区清水工程。按照城市河道轮浚计划的要求,完成了宝带河、安墩河生态清淤工程;持续加大黑臭河道治理,先后完成沙施河、红旗河、小运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官河、七里河、吕桥河整治工程有序推进。三是持续加强治污截污。活水的同时加强对沿河排污口、溢流井等的整治和监管,除河道整治后保留的雨水口、企事业单位清下水排口,新建任何项目不得在城市河道上新设排污口,对私设排口依法封堵;同时对保留的排口加强日常监管,有效杜绝污水下河。2016年,全市重点水功能区达标率为76.2%,较2015年上升了近13%。
(四)凝心聚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全面提速。一是试点目标基本完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3亿元,基本完成计划投资;对照试点期内的指标目标,也已经完成。二是持续加强宣传。联合扬州日报成功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论文、摄影大赛,在全社会征集论文近百篇,摄影作品200多幅,并汇编成册。三是全面推动“智慧水利”建设。先后编制完成主城区水环境智慧调度(一期)工程、扬州市节水管理系统(一期)等方案,计划2017年底正式建成投入使用运行。四是狠抓载体创建。古运河创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广陵区夹江生态中心创成省级水利风景区;累计创成省级水美乡镇6个、水美村庄32个,省、市级节水型载体52个,省级节水型示范区1个,省级节水教育基地1个。
(五)改革创新,水利行业管理能力不断增强。《扬州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通过市政府批准印发实施。我市首部涉水法规《扬州市河道管理条例》获省人大批准,并于1月1日正式实施。创新“河长制”管理,利用市报业集团报刊投递员网络资源,实现对中心城区范围内232(段)873公里河道网格化全覆盖,定期印发《扬州市城区河道月度巡查简报》;同时建立扬州市河道巡查(保洁)船只GPS定位系统,实现对河道巡查(保洁)船只动态监控与调度管理。因地制宜完善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全市注册成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216个,管理灌溉面积128.15万亩,占总有效灌溉面积的34.04%,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2017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治城先治水”的发展战略,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深化改革为驱动,统筹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建设,进一步提升防洪保安、服务民生、生态保护水平。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继续夯实水安全基础,保障大发展。全面完成淮河入江水道工程扫尾、长江江堤防洪能力薄弱环节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瓜洲泵站、长江镇扬河段三期工程;开工实施仪征泗源沟二期、江都红旗河等重点区域骨干河道整治工程。按照百年一遇的标准,启动长江江堤、港堤、淮河归江河道防洪能力提升工程。
第二,扎实推进农村水利发展,改善大民生。继续推进农村河道轮浚,疏浚县乡河道50条,整治村庄河塘300(条)面,全面深化“河长制”管护。继续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等项目为抓手,全面筑牢农田水利基础,着重发展管道灌溉以及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2万亩。
第三,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构建大生态。继续优化城市水系脉络,完成主城区水环境智慧调度系统工程,整治(清淤)沿山河、玉带河等城市河道,新(改、扩)建区域活水泵站,进一步扩大城市活水面积。按照部、省的要求,及早落实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重点推进仪征市长江饮用水源地搬迁以及区域供水乡镇水源地达标建设工程。扎实做好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工作。
第四,全面深化水利改革,促进大跨跃。切实抓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使全市农村水利迈上新台阶。推进河湖划界确权,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深化河长制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维护河道健康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