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清水绕城郭——塘桥镇科学推进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回眸
位于港城南隅的塘桥,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是一片灵秀之地,素有“金塘桥”的美誉,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市“一城四区”战略布局的城市副中心。
修渠引水,泽润乡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水环境是城镇发展的“中轴线”之一,直接影响区域环境和百姓生活。近年来,塘桥镇大力推进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强化水环境治理,提高防汛排涝能力,打造为百姓谋福祉、惠及千万家的民心工程。
“消化不良”的河道学会“呼吸”
塘桥水域面积约7.76平方公里,区域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有市级以上河道9条、镇级河道31条、村组河道1346条,境内属武澄锡虞区、太湖水系。
惠及民生,没有什么比一泓清水润心田更能体现。来到塘桥的乡间走走,三步一沟、五步一渠是十分稀疏平常的事。一条条清水河道环绕在百姓的房前屋后,改善环境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省“水美乡村”何桥村,记者看到有数名垂钓者正在从村前蜿蜒流过的北横塘岸边消磨午后时光。“我们何桥村四周水系环绕,居民对河道很是爱护,以前出现过倾倒剩饭、种植菱角的现象,随着宣传的深入,现在此类影响河道生态的现象基本已经绝迹了。”该村副村长丁义有感而发。
然而,随着近年来塘桥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们实现了集中居住。城乡环境变美了,对一些河道来说,却增加了不小的压力。
“河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就比如我们人体,顿顿大吃大喝,肯定会消化不良。往原本较为干净的河道里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变多了,河道同样也会消化不良。”塘桥水利站副站长高志强给记者打了一个较为形象的比喻。
作为河道的“家庭医生”,仅仅擅长望闻问切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对症下药的本事。在实地走访镇级河道浏泾塘北拓工程现场时,记者站在富民路桥上由北向南远眺,一条呈S形的“巨龙”一路蜿蜒向南而去。只见河道中部由格宾护底,两侧也用格宾做护坡和挡墙,总长一公里、宽15米左右的河道雏形已经形成。高志强告诉记者,不同于以往的浆砌块石,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生态格宾块石与块石之间留有缝隙,可以进行水土交换,帮助河道自由“呼吸”。
浏泾塘是塘桥的一条年代较为久远的主要河道,近年来随着北京路附近一些楼盘的建设,居住的百姓越来越多,浏泾塘的承载能力逐渐吃紧,污染情况也影响到了百姓的生活。经过系统的论证和调研,今年6月份,投资1500余万元的浏泾塘北拓工程全面开工,将于2017年年初完工通水。“这样一来,在北京路这个节点上将南侧部分和北侧部分全线贯通,不仅能沟通水系,还能缓解防汛排涝压力。”高志强说。
而另一条有着类似“症状”的主要河道袁家河的600米东拓工程,也于不久前开工建设,投资1800余万元,2017年7月完工后将与市级河道三丈浦会合沟通。
“根据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及区镇水环境整治计划,2016年我们加大了河道综合整治力度,持续推进生态河道建设,列出了8条重污染河道并陆续开工整治,完善三横三纵水系格局,保障水体畅通,促进水体流动,改善水环境质量,让每一条被污染的河道都能得到对症治疗,实现深呼吸。”塘桥水利站站长周晓宏如是说。
圩区“堡垒”为百姓护航
由于防洪分区原因,塘桥镇的防汛除涝压力主要来自于太湖的高水位的影响。历史上塘桥地区由于地势较高,防洪压力相对较小。近年来,受厄尔尼诺影响,极端气候频发,塘桥镇在2015年梅雨期遭遇多次强降雨,降雨量超历史极值,外河水位突破历史高位。2016年同期太湖超警戒水位60多天,直接导致塘桥镇境内的华妙河、奚浦塘、三丈浦、永南河等河道持续高水位运行。一旦太湖客水过多,对区镇的防汛排涝能力就是一个较大的考验。塘桥镇认清防汛形势的新变化,积极开展科学的防范措施。
今年6月、7月接连的强降雨过后,塘桥镇水利工作分管领导张毅接到了华芳雅筑居民朱先生的电话。朱先生在电话中感谢水利部门的辛勤工作,才让小区的住户们终于能够去了“逢雨必淹”这个心病。
原来,华芳雅筑是塘桥开发时间较早的一个高档别墅小区,共有住户30余户。由于历史原因排涝困难,用“逢雨必淹”并不为过。2015年6月、7月多次强降雨后,小区又进入了“看海模式”,一些沿河的住户更是天天蹚着近50公分的水深进出家门,生活十分不便。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水利部门立即着手分析原因,寻求解决之道。经过多次的实地勘察,确定了整体方案:在镇南圩区增加南横塘和浏泾塘2座大功率排涝闸站,并降雨来临之前预降水位,往南侧的市级河道华妙河排水;将小区西侧的胡同路直径60公分的管涵改造成过水量更大的箱涵,同时对附近的河道南胡洞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整体过水能力。“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还克服了工期紧、施工作业面有限、人流量较大等不利因素,抢在今年主汛期来临之前完工,确保了水利设施效能的发挥。”高志强说。
顾家村陈庄,此前因为地势较低,也是个排涝“困难户”,百姓无奈,戏称“陈庄”为“沉庄”。“百姓的玩笑话,实际上表达出的是无奈。而我们水利部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解决好这个问题,让他们不再开这个玩笑。”周晓宏带着站里一班人,暗暗下定了决心。大城浦排涝站的建成,终于改变了“沉庄”的命运,采访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圩区内被保护的几千亩水稻翻滚着金波,正待收割。
据介绍,经过多年的建设,塘桥镇现有圩区7个,其中农村圩区6个、城镇联圩1个,排涝站19座,圩堤总长40.5公里。近年来,塘桥镇围绕新的防汛形势,及时进行总结、及早开展规划,有序开展了新一轮的防汛工程建设。
针对2015年汛期强降雨后部分区域受涝情况,2016年塘桥镇加大了防汛工程基础设施投入,投资2600万元实施圩区工程建设,委托专业公司进行了科学规划,新建镇南圩区、青龙圩区、韩山圩区,逐步完善全镇防汛排涝体系,新(改)建排涝站5座、圩口闸6座、防洪圩堤2.5公里,其中镇南圩区南横塘引排闸站、蒋家沙田圩区防洪圩堤已建成,浏泾塘南闸站已具备排涝能力,其他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2017年还将投入3200多万元新(改)建排涝站6座、圩口闸1座。
一个个圩区犹如一座座安全“堡垒”,架在了河道上,也架在了百姓的心坎上。
小农水设施实现科学管理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现建管并重,是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基础。2015年,塘桥镇成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开始对全镇的防汛排涝工程和农田灌溉工程实施改革,制定了《塘桥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了《塘桥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理实施细则》、《塘桥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目前,全镇19座排涝站均已完成了体制改革工作,明晰了产权归属,落实了管护主体和管理责任。
“我们将小农水设施日常管理属地化,由各村(社区)负责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运行,镇区的排涝设施由水利站直接管理。”塘桥水利站副站长张磊告诉记者。体制改革之前,各村(社区)小农水设施出现小问题需要维修时,都会第一时间要求水利站或镇政府为他们抢修,缺乏主动意识。体制改革后情况发生了较大的改观,政府将管护经费及时下拨到各村(社区),由各村(社区)负责经费的管理与使用,专项用于小农水设施的管护、维修等,充分调动了各村(社区)的主人公意识。
如今,各村(社区)小农水设施出现故障时,都能自己及时组织维修,维修费用在管护经费里面列支,确保专款专用,当天能解决的不会拖到第二天,既增加了积极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早在2014年,塘桥水利站就率先开发了“塘桥圩区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闸站可视化、工情可监测、汛情可分析、险情可直播的功能,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并被评为2014年度省水利科技优秀成果三等奖,在市水利系统全面推广。2015年,水利站又开发了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移动平台,利用手机移动平台可实时监控排涝站现场运行情况以及小农水设施的完好情况,及时掌握泵机、内外河水位、雨量参数,随时统计汛情、雨情、水情信息,并实现了远程操控泵机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反应能力。在张磊为记者展示的手机界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想要查看点位的小农水设施运行情况,比起以前一脚泥一脚水实地踏勘的“窘境”,这样的模式方便快捷了不少。
另外,水利站还聘请三家专业公司对小农水设施的供电系统、水泵水闸、弱电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全力保障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每年汛前,水利站都会联合电力部门对所有排涝站变压器进行逐一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减少供电故障。水利站工作人员则定期对小农水设施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组织维修。同时,利用圩区信息管理系统加密巡查频率,安排专人每天定时进行网上巡检,有效发挥小农水设施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