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
江苏灌南县 小农水工程奏响农民增收致富曲
日期:2016-05-24 来源:灌南县水利局 作者:徐建赟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你看,现在长势旺盛的小麦都是在去年新建防渗渠复垦土地上种植的,全村6公里防渗渠建成后,不但解决了600多亩地的灌溉难题,还复垦土地150多亩,为全村300多户每一户额外增加了近半亩耕地,今年每户多收500斤粮食肯定没问题,这都是水利工程建设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日前,灌南县堆沟港镇东南村村民吴德军高兴地告诉我们。


  近年来,灌南县抢抓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的难得机遇,大力实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全县农田水利工程初具规模,共修筑圩堤513公里,开挖县级以上河道20条,乡村河道6908条4114公里,修筑渠道4485条3248公里,有效灌溉面积59万亩,除涝面积60万亩,建成旱涝保收田41万亩,累计完成投资2.7亿元。


  2015年,灌南县水利部门通过竞争立项,取得了第七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资格,成为江苏省自2009年以来唯一连续七年实施重点县的县区。该县水利部门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及“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原则,创新防渗渠工程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62公里防渗渠建设任务。在防渗渠工程建设中注重土地复垦,新的防渗渠建设标准改为深度1米,口径宽1.95米,底宽为0.6米,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经测算,已经完成84.5公里的防渗渠就可以复垦土地890余亩,仅此一项项目区群众可增收80余万元。


  灌南县新集镇,曾对涟中灌区的主要建筑物进行过更新改造,但田间配套工程衔接不好,导致灌溉水跑冒滴漏严重,灌溉费用居高不下。当地群众戏称水利工程是“坏了的油罐子,外面很好看,却存不住油”。灌南县在实施2015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中,帮助这个镇铺设21公里的水泥防渗渠,改造泵站3座,新建渠系配套建筑物475座,疏浚中小沟8公里,对田间水利工程进行全面配套。工程于4月20日完工后,正好遇上该村小麦需要灌溉浇水,开机提水到达最远的田间仅需要一个半小时,而以往则需要三到四个小时,既节省时间,又节约灌溉费用,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近年来,全县惠农措施实,水利建设投入多,为防止个别工程建设中出现‘狸猫换太子’现象,我们建设处除了加强日常的工程质量督查、建设监管外,还对混凝土防渗渠、中沟以上配套建筑物全部实行GPS卫星定位,这样不仅确保工程不会假冒、顶替,还可以杜绝虚报工程量的现象发生。”灌南县水利局总工马玉国在施工现场介绍,“建设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关键,灌南县严把建设材料准入关,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所需的钢材、水泥和黄砂等材料,我们实行统一招标,统一采购,全部选择知名度高、当地群众认可的品牌,确保这一惠民工程真正落到实处。”此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该县还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聘请连云港市金河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为监理单位,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考虑到农水工程面广、量大、点多,专业监督难以顾及全面的现象,灌南县水利部门还发动当地群众对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进行质量监督。在每个施工点,都在项目区所在村聘请2~3名老党员、老干部作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员,全程参与材料进场、混凝土配制和工程施工监督。


  “在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中,我县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推广使用新工艺、新产品。在全省率先推广渠道生态防渗技术,在混凝土防渗渠道上每隔60米建一个生物通道,其结构形式为长1.5米,坡比为1:1.2,铺设空心彩砖,种植野草,便于动物逃生,促进了生态平衡,该项创新做法曾被《新华日报》做过专题报道呢!”灌南县水利局局长张立贤自豪地说。与此同时,该县还推广小型建筑物预制装配式技术,使用预制微弯板渠桥技术,减轻渠桥自身重量,提高承载能力。推广预制装配式支斗口门和渡槽槽身技术,节约了建设资金,改变了以往渠桥、斗口门和渡槽笨重形象,美化了乡村环境,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上一篇:江苏灌南 “小农水”托起农民增收梦

下一篇:江苏灌南县 千里河道千里绿

江苏水利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封面授权,禁止使用 联系电话:025-86338888
备案序号:苏ICP备120758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