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漫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老六塘河堤上,只见沟河水系贯通,水清树绿天蓝,一排排青砖灰瓦的楼房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呈现出令人着迷的苏北水乡美景。
李集乡拐圩村河道管护工人王桂富正摇着新配备的舢板船,打捞着河中的水草及其他漂浮物。在耀眼的阳光下,金黄色的舢板船格外漂亮。一打开话匣子,略显憨厚的他顿时激动起来:“以前河岸垃圾成堆,杂草丛生,河水发臭,污染严重,气味非常难闻。幸亏县水利局去年帮我们疏浚了河道,还聘请专人进行河道管护。现在水变清了,环境变美了,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灌南县位于江苏省东北沿海,17条骨干河道纵横县境,182条农村河道穿梭其间,犹如一把碧水雕刻的金钥匙,尽显苏北水乡的迷人风采。据灌南县水利局总工马玉国介绍,近年来,该县投入2.18亿元,综合治理了公兴河、老六塘河、沂南河、一帆河等6条中小河流,疏浚了54条农村河道,整治1326口村庄河塘,进一步沟通了全县水系,改善了城乡水环境,以往河道淤积堵塞、水系不通、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的现象得到了彻底改变。
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灌南县经过科学调研,推行“河长制”管理,破解了河道管护“无人管、无钱管、无法管”的三大难题。县灌河管理所牵头对17条骨干河道进行集中管护,将农村河道及村庄沟塘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范围,实现了“河长制”长效管护的全覆盖。
为加快推进全县“河长制”工作,灌南县政府先后出台了《灌南县河道管理“河长制”实施指导意见》《灌南县河道管理“河长制”工作的意见》《灌南县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2015年全县实行“河长制”管理。
县、乡(镇)两级政府分别成立了“河长制”办公室,骨干河道河长由县四套班领导担任,乡(镇)长任河段长。乡(镇)河长办依托农经服务中心注册成立乡镇劳务公司,由劳务公司公开招聘管护人员,制定管护职责,乡(镇)与劳务公司签订管理责任书,指导河道管护工作,管护人员按照“镇聘村用、镇村共管”的模式进行管理。目前,全县共招聘了395名管护人员,彻底解决“无人管”的问题。
对一个欠发达县而言,管护资金的筹措是一个难题。该县通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 “河长制”工作推进的资金瓶颈。灌南县水利局牵头,整合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防洪保安资金、堤防承包费、环保及林业等专项资金,全面推进河道管护工作。2015年至今,共筹措养护资金594万元,其中,维修养护资金投入244万元,县级防洪资金投入50万元,承包经营投入近100万元,其他投入约200万元。
灌南县先后制定印发了《灌南县河道环境卫生保洁标准》《灌南县河道管护资金使用办法》等5个工作标准、7个管理办法、2个考核办法等14个制度样本,从制度上加以规范。针对河道管护人员,实行“三定”管理,即划定工作范围、核定工作量、确定工资组成,全面加强管护工作考核,切实解决“无法管”问题。
“县水利部门针对乡镇河道管护情况,结合不同地方的水资源禀赋、水生态特点、水文化底蕴和水景观特色,积极推进‘水美乡村’创建。2014年,三口镇成湾村、新集镇大元村、孟兴庄镇严垛村等9个村被评选为江苏省首批‘水美乡村’,获批数量居全市第一。”灌南县水利局局长张立贤自豪地说。
经过一年多的河道管护,灌南大地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沟河贯通、河水清澈、景色怡人的新气象。大地林水相依,水岸辉映,千里河道千里绿的秀美风光,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